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转眼间,两个月的暑假已然过去。假期里,国际部的各类社团策划并举办了特色活动,各班的公益活动小组也借此机会深入社区、了解社会,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食尚+社团和桥塾驿站联合行动,在社长浦芊芊、丁妍杰的组织下,来到了清扬社区开展了食品安全健康科普活动。食尚+社团经过调查发现,很多小孩喜欢吃零食,尤其是一些不健康的零食,不利于生长发育。社长们从这个角度出发,讲解了为什么要少吃零食以及什么零食可以适当尝试。社长浦芊芊着重讲述了吃好正餐有利于生长发育。本次活动不仅科普了健康知识,同时也组织了趣味小游戏,让更多的人树立起健康食品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助力祖国下一代健康快乐成长!
天文社、文学社、哲学社的同学们联动开展了以“感受哲学之美,体验漆扇文化”为主题的交流活动,增进了同学们对于哲学、天文学等宏大主题的理解,同时也体验并传承了传统非遗文化。
IT社的同学们在社长郭高铭、郑一唯的带领下,走进尤渡社区,开展了“走进Javascript,开启编程魔法之旅”主题教学活动,寓教于乐,让科技强国的种子在社区儿童们的心中茁壮成长。
乒乓球社在社长蒋景熙的组织策划下开展了别开生面的乒乓球赛,在这个充满活力与友谊的夏天,这一场场联谊赛展现了大桥学子们对运动的热爱。
除了社团活动之外,公益活动也是国际部同学们假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守护海洋”主题公益演出,现场有社团互动打卡、大桥文创展示与公益售卖等,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同时也进一步宣扬了守护海洋等理念。
高一的同学们走进汤巷社区,学习应急救援知识,了解关于CPR及心肺复苏和气道异物梗阻的处理方法,习得了应如何处理应急情况,保证自身及他人人身安全,牢固树立了安全第一原则。如果遇险,应该首先保证施救者的自身安全,避免职业暴露,同时注意避免受伤者的二次伤害。同学们亲身实验了海姆立克急救法与心肺复苏,学习在紧张的氛围中保持稳定的计数。随后又在专业人士的引导下进行CPR练习。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意识到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在安全原则的前提下,要抓紧一切时间,动用身边所有的可用资源,保护并救援伤者的生命,让他人生命延续下去,让自我生命充满意义。
高一的同学们还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乡无锡,体悟身边的历史。她们参观了无锡第一党支部博物馆。博物馆里大量的历史资料与宝贵的真实物件,让同学们对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历史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让人感受到了热血澎湃的红色精神!
高二的范传祎同学来到了江阴西大街社区服务中心,参与到改善亲子关系的爱心树活动中,帮助主办者调解亲子关系,一同进行亲子交流。这样难得的体验能使人更好地直面青春问题,更强化了奉献社会的公益之心!
高二的蒋景熙、郑一唯、章博维同学参加了助残义卖公益活动,在践行公益的同时,以艺术活动的形式扩大影响力。在活动中,同学们充分了解无锡残友现状,对残疾人的生活方式拥有了一定认识,未来也将尽己所能投身公益事业,贡献力量。
刘诗涵和周宜亲的红米助滇小组也是可圈可点,她们深入当地考察,助力乡村红米销售,为云南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在活动中,同学们看到了农民的辛勤付出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助农活动让人深刻体会到助农的意义,也更加坚定了同学们继续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决心。
还有同学参与到社区暑托班中作为小老师关心爱护幼童,有的同学参观了污水处理厂、拉链企业,还有的同学来到了图书馆、规划馆、湿地公园等地作为志愿者,让大桥人的身影出现在了很多社会所需要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部师生一行六人参加了由新加坡华侨中学组织的亚洲青年华语论坛,本次论坛以“巴尼时代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题,亚洲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十余所学校的学生共同参加,探讨学习。我校作为省内唯一受邀学校,派出优秀代表参加,本次活动加强了学生对于热点问题的分析能力,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收获良多。
暑期活动精彩无限,新学期的号角已然吹响,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心,迎接新挑战,踏上新征程。愿同学们都能勇敢追逐梦想,不负韶华,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拼搏!
文/图:浦芊芊、朱资闻、郭高铭、蒋景熙、赵心喆等
编辑:吕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