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作为连接上下两个空间的通道,通常是室内设计的焦点。近日国际部的同学们参与了一项创新型学习项目——The staircase model project,通过设计和搭建楼梯比例模型学习相关数学知识,在团队合作和交流中,学生也学习了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选择。
项目学习目标:
• 学习设计楼梯所需的三角、代数和几何知识
• 学习建模软件的使用
• 掌握数学知识在模型设计和建造中的应用
•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 培养演示技能
在这个项目中,学生需要为一个层高2.8米的两层式楼房设计一段楼梯,并在30*30cm的木板底座上制作楼梯比例模型。整个项目为期两周共分为五个阶段:
• Period 1. Find your group members; Search for all information you need and start a group discussion to draw up your project design plan.
• Period 2. Show your design plan with us.
• Period 3. Make a poster: Sketch a graph of your staircase model and illustrate the mathematic knowledge used in your plan.
• Period 4. Build your model based on your plan.
• Period 5. Present your model and prepare a group PPT to share your experience in building the model, including the unexpected obstacles, failures, etc
接下来然我们一起看一下同学们的精彩表现:
在第一轮的设计方案展示和交流中,各组同学向大家介绍了各自的设计方案。同学们集思广益,提出了一些方案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修改意见,经过第一轮修改后,各组制作了数学知识海报,详细解释了楼梯设计方案。同学们还根据模型的尺寸数据计算得出各组所需木材量,汇总后统一采购。
接下来到了大家期待已久的制作环节。在制作过程中,各个组都分工明确,从板材标注、切割、打磨到粘合、固定、装饰,每道程序都有专人负责,形成了一条流水线。然而制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未曾设想到的问题,如锯子尺寸太小导致无法切割较长形状的部件,切割尺寸较小的部件时无法达到一定精度,粘合板材时木工胶粘度不够且干得太慢等,同学们积极思考,寻找对策,逐个击破问题。
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草稿纸上的模型和原始的板材终于变成了一个个精美的楼梯模型。在最后的成品展示环节中,第四组的同学们还详细跟大家分享了制作心得,获得了大家的强烈共鸣。
在最后的同伴评价和投票环节中,周呈希和陈俊睿同学因在项目中的优异表现被评为“最佳小工匠”,朱珮兮因优秀的团队领导能力和协调能力被评为“最佳队长”,她所在的第六组被评为“最佳团队”。楼梯设计方案“最强稳定”奖得主为第一组,“最高颜值“奖为第二组,“最具实用性”奖得主为第三组,“最佳创意”奖得主为第四组。
学生心得分享
陈俊睿
最佳小工匠
在楼梯模型搭建的实践活动中,亲自动手,仔细思考,受益良多,有以下几点值得学习:1.理论设计与实际操作存在差别,比如切割产生误差,搭建时发现受力不均,水平有倾角,那么理论阶段就要先反复推敲,3d模拟;2.小样的重要性:在搭建过程中,我组先使用泡沫板模拟了转角处的复杂结构,提前排查了潜在问题,在搭建实际过程中基本一遍过,没有出现大问题。这次活动使我对楼梯设计、生产、安装的大致过程有了初步了解。
朱珮兮
最佳队长和团队
首先我想代表全组组员,感谢老师对我们的肯定和鼓励,谢谢老师!
然后我想以一个组长的身份感谢我的组员们,感谢你们不惜牺牲自己的空闲时间积极配合服从安排,如果没有你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的模型及展示一定不能既有效率又有质量的完成。
接下来我简单谈一谈,我认为一个优秀的组长应该做到什么。首先,组长需要做好组内成员的分工,并且对所有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数。每当组员对自己的分工或工作细节有疑问时,组长应耐心解答,不得暴躁或大呼小叫。其次,组长对于模型的制作应当全程参与,不可袖手旁观。如果组员需要帮助,组长应在完成自己工作,且保证质量的情况下积极帮助组员。
在我们组实际制作的过程中,各个组员都做到了认真踏实、互相帮助,我作为组长其实十分惭愧。无论如何,我们在这次活动中收获了成长和友谊,也充分证明了团结的力量。感谢老师给我们这个挑战自我的机会!
图/文:过遥
视频:时倩
编辑:席小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