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我们在行动!——记大桥环保社河道水质监测项目实验

发布时间:2024-09-02     浏览次数:538

    近些年,水质检测与治理(Water Management)已经成为各国各大城市环保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饮用水的质量与环境评估一直是关系数百万人口的超大城市的民生基础和重要保证。本学期,大桥环保社(BB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ociety)就以水质污染为主题开展了实践活动,利用学校周围的河流具区河,对于水质进行了初步的探究与认识。

    水质检测是一项非常要求“天时地利”的工作。在春夏相交气温上升时期,水中的微生物(特别是藻类)族群高速上升,植物的活动会使水质急剧变差,而在这种时候进行水质检测才是最有效果的。为保证实验安全和数据稳定,我们需要确保在检测开始前的24小时没有大量降雨,否则会导致河道数据异常,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也会对采样活动的安全构成威胁。为此环保社推迟了两次测试时间,直到五月底的最后一个星期才得以开展检测工作。

      我们使用的测量方法是认证的水质测量方法:电极极谱法测定水中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DO是指溶解于水中的氧的含量,它以mg/L表示溶解氧以分子状态存在于水中,DO水中溶解氧量是水质重要指标之一。

    利用BOD=BOD2–BOD1的方法来测量五天水质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水体中的有机物浓度和水体污染程度,并为环境保护和水质监测提供依据。当BOD值较低时,说明水体中的有机物浓度较低,水质较好;而当BOD值较高时,说明水体中的有机物浓度较高,水质较差——简单点说就是实验样本中的有机物太多了,五天之内就把样本中的氧分消耗殆尽。

    -取样测量-

    在社团指导老师李尔特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当场学习了如何正确进行取样——利用喝完的矿泉水瓶(康师傅红绿茶这种糖分瓶子肯定不行,会影响到整体数值的准确度),瓶口朝上,确保水分完全进入,没有剩余空气进入样本,并在河水中完成样本密封。为确保数据参照,我们社团决定分成三组,在老师们的安全辅助下,在三个地点进行测量。基本上现场测定的BOD数据是8.3mg/L,距离荷叶群的地区水质在10.2mg/L和13mg/L。

    在转周,即在采样结束后的第五天,我们对于样本进行了二次测量。(样本中的生物会消耗水中的部分溶解氧)每位同学采集的样本都会得到一个BOD差值。

    -数据结果-

    水中所含溶解氧受两个因素的影响:

    1)水中溶解氧下降时形成的耗氧作用,比如好氧有机物降解时会消耗水中的溶解氧;

    2)溶解氧增加的复氧作用,比如空气中氧气的溶解、水中植物自身的光合作。这两种作用使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呈现出时空变化特点。

    -经验感受-

    根据实验活动我们社团开始有了一些感受经验:

    01

    一些样本取样点看起来很安全,但是非常湿滑(比如小岛西侧),所以还是需要有其他队友帮衬,千万别穿太漂亮的衣服和鞋去做科研!

    02

    实验显示越是距离东部的位置,水质越差,这证明东侧河道右岸的污染更为严重。而东侧河道的右岸通常有非常多的钓鱼爱好者进行垂钓,但是没有注意到保护环境,扔了很多垃圾在河水中,导致右侧河道的污染上升、植物种群由于反复踩踏,物种多样性不如靠近大桥的西侧河道。

    03

    植物特别是荷花、睡莲有明显的、持久的提升DO含氧量的功能,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校园可以在西侧河道,特别是荷叶群,有观测到有小鸊鷉(Tachybaptus ruficollis)和黑水鸡(Gallinula chloropus)在活动。这也验证了这个地区(图中采样点3位置)中的含氧量多,物种多样性,特别是鱼类资源丰富,食物链可以构建到更高维度。

    04

    取样样本虽然我们这次用的矿泉水瓶,但是农夫山泉由于上面是锥型,更易排出瓶中空气完成取样;而百岁山瓶子上面是柱型,瓶中空气比较难排出。所以下次不能用百岁山或者柱型瓶子取样!

    05

    河塘边的蚊虫非常猖獗,所以一定要注意防蚊,采用10%-15%避蚊胺可以有效避免蚊子和蜱虫。感谢帮我们踩点的老师们,由于你们的“牺牲”,让我们在实验前就做好了防蚊活动。

     

    总之,第一次的水质检测就告一段落了,大家收获满满,但也看到了环境保护需要做的工作还非常多,任重而道远。此后我们会进行二次甚至三次测量和地势地貌,继续得出一个更为系统性的结论与分析。

     

     

    /图:刘政昕、李尔特

    编辑:席小灵

     

     

     

     

     

    学前街校区:学前街38号    菱湖校区:菱湖大道9号(菱湖大道与具区路交叉路口)    电话: 0510-81896789
    Copyright@2025 无锡市大桥实验学校 All Rights Reserved  推荐使用IE8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  苏ICP备080071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