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高三4班的周希悦。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从‘全民网球’热潮看个人成长”。
国庆假期余韵犹存,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那场酣畅淋漓的运动会?说到运动,一个六年前的回忆不禁涌入脑海。2018年国庆,我坐在北京的钻石球场,观看中国网球公开赛男单决赛。然而,放眼望去,偌大的场馆里人影稀疏,即便在座的观众,也多是心不在焉。原来是几位知名球员缺席本次比赛。那天晚上,走出场馆,北京的秋意已浓,阵阵寒风,凛冽着仍在转播的大屏幕。我不禁思考:为何世界顶级选手会纷纷缺席?为什么网球突破不了小众的局限?
六年后,2024年巴黎奥运会给了我答案。这一切的改变,离不开一个闪耀的精神领袖——郑钦文。她勇夺网球女单冠军,让网球在中国不再是一个小众运动,更是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激发了网球市场的无限活力。
想必也有很多同学知道今年刚刚闭幕的中国网球公开赛:虽然郑钦文未能成功夺冠,但中国选手与观众数量大幅增加,世界顶尖高手几乎悉数到场,电视转播率亦直线上升。这一变化,不仅是对那些默默努力的运动员们的尊重,更是中国网球在国内乃至国外普及率和影响力显著提升的有力证明。
有的同学可能会觉得,这样的精神领袖实在太遥远,网球又怎能与手中的足球、篮球、羽毛球相提并论?但我想告诉大家,若能深入探究“网球全民”热潮的原因,那同样可以在个人成长道路上受益匪浅。
而这一切的根源,依然要回归我们最初的话题—能否找到一个引领自己前行的精神领袖。这个领袖,或许就在我们身边,是我们那些态度认真、豁达积极、善于提问的同学们。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但我们的视野不应仅限于此。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志士仁人层出不穷,怎愁找不到一个idol。我们可以走进他的一生,解读他面对挫折的态度,感受他追求理想的坚韧。最终将这些精神食粮融入个人经历,做到知行合一。
然而,最终真正能陪伴我们度过跌跌撞撞泥泞坎坷的,还是我们自己。只不过很多时候我们总将目光投向他人的闪耀,对自己则总是怀疑能力水平,哀叹为何不及,甚至自暴自弃。的确,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这种不完美却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推动我们去取长补短。因此,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精神领袖,当内心的明灯亮起,外我与内我并肩而行时,朝着明确目标的内驱力便会汩汩涌来,而这种力量,千金难买,外物难致。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结束我的讲话:“北海虽远,扶摇可接;东隅未逝,秋色正好。”愿大家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领袖,乘长风破万里浪,回首青山不留憾!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