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掐丝彩沙遇上非遗:一场跨越千年的创意对话

发布时间:2025-06-12     浏览次数:193

    在本学期的掐丝彩沙主题美术课程中,同学们以传统非遗文化项目等为灵感,用掐丝彩沙工艺创作了独一无二的文创作品。从京剧到茶艺,从扎染到壁画,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创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场视觉与文化交织的盛宴,欣赏同学们的精彩创作!

     

    DESIGNER孙心悦

    绒花,谐音荣华,寓意吉祥,可模仿牡丹、梅花等数十种花卉,形态逼真,常用于婚庆、节日的头饰或装饰,是第一批被列入江苏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技艺。其历史可追溯至唐代,盛行于明清,曾是宫廷贡品(宫花),后流传至民间。

    芍药纹盘

    创作灵感简述:一方面,绒花的柔软蓬松感与掐丝彩沙的硬朗光泽形成反差;另一方面,芍药象征富贵吉祥,彩沙的流动感则暗含生生不息,契合传统祈福主题。

     

     

    DESIGNER

    秦美淇

    非遗扎染(又称绞缬)是中国古老的纺织品染色技艺,已有2000多年历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以手工捆扎、缝扎等方式在布料上形成防染效果,染色后展开,呈现出独特的自然纹理和晕染美感。

    凤凰鱼纹陶杯

    创作灵感简述:杯身描绘了凤凰与鱼的吉祥组合,凤凰展翅盘旋,鱼儿姿态轻盈,两者交织出和谐的画面,象征鱼跃龙门,凤舞九天的美好寓意。

    扎染纹书签

    创作灵感简述:两枚木质书签拼合出完整的图案,掐丝金线勾勒出流畅骨骼,彩沙晕染出渐变色调,正如扎染纹理的变换,自然过渡,像一抹温柔的水彩,细腻而宁静。

     

     

    DESIGNER

    周润琳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20221129日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项目不仅包括茶叶种植、采摘、手工制作等技艺,还融合了茶艺展示、社交礼仪及多民族共享的饮茶习俗。‌‌

    该遗产涵盖中国四大茶区的44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堪称中国历次人类非遗申报项目中的体量之最,包括潮州工夫茶艺、西湖龙井茶艺等均属于其子类目。‌‌

    飘香纹茶盘

    创作灵感简述:这方茶盘以原木为底,用金丝掐出茶盏的轮廓,茶香从杯口袅袅升起——初是嫩芽的新绿,渐次化作竹影的苍翠,茶盘清新简约,仿佛能闻到淡淡的茶香。

    溯枝纹杯垫

    创作灵感简述:这款木质杯垫以掐丝彩沙绘就一幅茶意小景——底部深蓝渐变的湖面,向上晕染成氤氲雾气,枝头栖着一只金丝雀,羽翼用明黄彩砂点染,在晨光中栩栩如生,仿佛正伴着茶香清啼。

     

     

    DESIGNER

    姚沐含

    莫高窟,坐落于河西走廊的西部尽头的敦煌。它的开凿从十六国时期至元代,前后延续约1000年,这在中国石窟中绝无仅有。它既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璀璨的艺术宝库,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曾经发生过的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和交流的重要见证。1987年,莫高窟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九色鹿杯垫

    创作灵感简述:这枚掐丝珐琅杯垫,以敦煌壁画《鹿王本生图》为灵感,将壁画中的灵兽凝于方寸之间。金丝掐出的九色鹿昂首立于流云之上,恰似从敦煌257窟壁画中跃出的祥瑞。

     

     

    DESIGNER

    曾涵湘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等,是中国国粹之一,是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20065月,京剧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花旦纹杯垫

    创作灵感简述:这款掐丝珐琅京剧花旦杯垫,设计上提取了京剧花旦的经典元素,将传统戏曲美学与现代生活器物巧妙融合,让国粹艺术在茶席间焕发新生。当茶杯轻置,氤氲的热气与花旦相映成趣,恰似戏台帷幕升起时的惊艳亮相。

     

     

    DESIGNER

    李雨珂

    狮舞(广东醒狮),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汉族民俗文化,广东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历史上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现广泛流行于广东、香港、澳门、广西及东南亚、欧美各国华人社区。

    醒狮纹冰箱贴

    创作灵感简述:本款掐丝珐琅醒狮冰箱贴,以岭南传统醒狮文化为灵感,将威猛灵动的狮首造型融入冰箱贴,当它骄傲地"镇守"在冰箱门上,象征着醒狮驱邪纳福的美好寓意,让每一次开合冰箱都成为与岭南文化的小小邂逅。

     

     

    DESIGNER

    蒋景熙

    端午节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于2009930日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相关的民俗活动包括龙舟竞渡、包粽子、佩香囊等,均被纳入非遗保护范畴,并通过现代文旅活动延续活力。‌‌

    端午主题茶盘

    创作灵感简述:本款茶盘以端午民俗为灵感,设计上融合两大端午符号,热烈的龙舟竞渡与温暖的粽叶飘香。当茶汤倾注,水面倒影与龙舟相映成趣,宛如一场微型竞渡。这不仅是一件茶器,更是承载端午记忆的文化媒介——以茶为水,以盘为舟,在品茗时完成一场跨越千年的民俗对话。

     

    看到同学们的作品,我深深感受到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创新精神。掐丝彩沙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未来。希望你们继续保持这份探索的热情,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芒!

     

     

     

     

    //编辑:席小灵

    审核:教务处

     

     

     

     

     

     

     

     

     

    学前街校区:学前街38号    菱湖校区:菱湖大道9号(菱湖大道与具区路交叉路口)    电话: 0510-81896789
    Copyright@2025 无锡市大桥实验学校 All Rights Reserved  推荐使用IE8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站  苏ICP备080071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