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无锡市大桥实验学校国际部的四位同学化身城市文化传播的“青春使者”,接受了一项特别的任务:走进无锡地铁,拍摄一部展现无锡城市风貌与地铁人文关怀的双语宣传片。在这部精心制作的宣传片中,同学们全程使用流利的英语生动讲述着属于无锡的暖心故事……
第一站——探秘地铁“暖心站”
镜头首先聚焦无锡地铁站内。同学们细致介绍了贴心的便民设施:便捷的无线手机充电站、应急百宝箱、舒适的休息室、雨天应急的爱心雨伞租借点,以及清晰便利的集合点标识等。这些细节,充分展现了无锡地铁“以乘客为中心”的服务温度。
第二站——寻访惠山古韵
完成地铁部分的拍摄后,同学们又走进了历史悠久的惠山古镇。在这里,他们继续用国际化的语言,向世界观众介绍古镇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建筑风貌和迷人的风土人情,呈现无锡古今交融的独特魅力。
本次宣传拍摄非常顺利,摄影师与地铁工作人员都对同学们前期充分的准备和拍摄时优秀的表现赞不绝口,就连围观的路人阿姨也夸奖大桥学子的精神风貌。这不仅是一次宝贵的社会实践,更是同学们语言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跨文化理解力的绝佳锻炼。他们以青春的视角和专业的态度,成功传递了无锡的城市温度与文化自信。
同学们也在这一次特殊的活动中获益良多。他们体验了平时较少遇到的情境,感受到了生活中不曾观察到的细节,更明白了视频背后的汗水、艰辛、热忱、坚持与团队协作等。大桥国际部始终坚持让同学们通过不同的情境与缤纷的活动去观察、经历、体验、感悟真正的生活。同学们的生活中不仅有持之以恒的学习,也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成项目……不断收获成长。
高悦宸
作为一名无锡人,能够参与无锡地铁的介绍任务,于我而言意义深远且充满使命感。无锡地铁,是无锡城市发展进程中极具标志性的符号。它构建起高效交通网络,便利市民出行,更以人性化的服务细节彰显城市关怀的温度。同时,地铁串联起古镇文化地标,将无锡千年文脉融入流动的城市空间,成为对外展示地域文化的生动窗口。通过本次宣传片,我们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城市在公共服务与文化传承上的深度融合。参与其中,我收获的不仅是可以向世界发声的荣幸,更有对家乡文化、城市温度的深度认同。这份经历激励我持续传递无锡魅力,让更多人感知中国城市发展的宏大叙事与人文情怀,以微光之力,为家乡、为国家的国际形象增光添彩。
蒋锦灿
参与无锡地铁宣传片拍摄,是一次难忘的经历,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的真谛。镜头前的光鲜背后,是前期反复背诵英文台词、精心设计动作、顶着酷暑一遍遍拍摄的付出。更让我动容的是幕后英雄们的坚守:摄影师全程专注,汗水浸透衣衫也未曾停歇……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汗水与协作,才汇聚成最终的精彩呈现。这次实践,不仅让我亲历了创作的艰辛,更收获了宝贵的团队情谊与成长。由衷感谢每一位老师和工作人员的付出,期待未来继续用行动,讲述更多动人的无锡故事。
葛一泽
一句简单的站台播报,秦老师反复示范,让我真切体会到声音是营造氛围、传递温度的利器。摄影师在烈日下专注的身影,让我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镜头语言的力量:角度和光影能深刻影响故事的讲述。同学们的投入与表现力,让冰冷的脚本瞬间鲜活。这次实践是一堂生动的课:宣传工作的灵魂,在于用心雕琢细节,用镜头思考,真诚表达,捕捉并传递每一个动人瞬间背后的温度与精神。
黄一帆
这次拍摄实践充满挑战,也让我在汗水中收获成长。烈日下摄影师专注工作的身影,让我看到了责任与热忱。这重塑了我对宣传工作的认知:宣传不仅是呈现内容,更要传递背后的故事与精神。作为学生会宣传部副部长,我会更注重挖掘活动中“人”的努力与奉献,展现温度;同时强化团队协作意识,让每个成员发挥价值。
这部凝聚着四位大桥学子智慧与热情的宣传片,已在无锡地铁官方媒体平台正式发布!同时,它也将有机会在海外平台发布,向全球观众展示无锡这座现代化都市的便捷、人文与活力,吸引更多国际目光关注无锡、了解无锡。大桥国际部学子,正用他们的脚步和声音,架起无锡与世界沟通的又一座桥梁。
文/图:张墨君
视频:无锡地铁
编辑:吕静益
审核:德育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