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老师们,可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2025年9月15日,一个承载着特殊历史记忆的日子。让我们将时光倒流110年——1915年的今天,一本名为《青年杂志》的刊物在上海创刊,主编陈独秀先生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如闪电划破夜空。他寄望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发出“自主的而非奴隶的”时代强音。那时的中国,风雨如磐,山河破碎,正是这些被唤醒的青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开启了一场震天动地的新征程。
同学们,中国青年的血脉中,始终流淌着不屈不挠的基因。五四运动中,北平青年学生为外争国权而发出怒吼;长征路上,平均年龄不足25岁的红军指挥员和不足20岁的士兵完成了伟大远征;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师生在漏雨的铁皮屋和敌机轰炸下坚持求知报国。特别是在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大地,站起来反抗的130万抗联志士中,活着看到胜利的不足万人——99%的英雄长眠在黑土地上。正如这次九三阅兵中,“杨靖宇支队”的战旗猎猎飘扬,它提醒我们:正是在根本看不到胜利曙光的最绝望时刻,先辈的坚持不懈铸就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同学们,历史的硝烟或许已然散去,但先辈的呐喊犹在耳畔。他们“勿忘历史”的谆谆告诫,并非让我们沉湎于过去的苦难与辉煌,而是为了汲取“吾辈自强”的磅礴力量。从百年前的积贫积弱、任人欺凌,到今日的屹立东方、举世瞩目,这是一条无数仁人志士用热血与生命铺就的复兴之路。
同学们一定观看了不久前的九三阅兵。那支以00后为主体、平均年龄仅23岁的受阅队伍,用年轻而坚毅的面庞,展现了中国青年的昂扬风采。更令人振奋的是,从1949年开国大典的“万国牌”装备,到如今全部国产现役的作战体系组队,我们实现了从“飞两遍”到“腾空万里”,从“万国造”到“全部自主”的历史性跨越。压轴出场的DF-5C洲际战略核导弹,“以武止戈、砥定乾坤”,这八个字的含金量和威慑力不言而喻。铁流滚滚,战机翱翔,三军将士步伐铿锵,尖端武器首次亮相……这场盛大的阅兵,是对历史的庄严致敬,更是对未来的自信宣示。它清晰地告诉我们:时代已然巨变,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再也不是百年前那个羸弱的国家,我们拥有捍卫和平、实现复兴的坚定意志与强大实力。
百年已逝,换了人间。这盛世,如先烈所愿,但绝非从天而降。它是无数先辈在绝境中的坚守,是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将个人奋斗融入时代洪流的结果。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递到我们手中。同学们,吾辈当自强!
这自强,是信念之强。要像先辈那样,树立为民族复兴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这自强,是学识之强。要珍惜时光,练就过硬本领,培养创新精神。
这自强,是体魄与精神之强。要锤炼意志品质,以昂扬姿态迎接挑战。
勿忘历史,不是为了沉湎过去,而是为了更好开创未来。让我们继承先烈之志,以青春之躯,护锦绣中华!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的不懈奋斗中绽放最绚丽的光彩!谢谢大家!
